黄河下游音乐文化研究青年论坛综述

时间:2024-01-10 发布者:于文香
浏览次数:

1月6日下午,黄河下游音乐文化研究青年论坛在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第一排练厅举行,论坛上半场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法学院刘清副教授主持,山东艺术学院音乐学系王东涛教授评议。

德州学院音乐学院李徳敬教授以《二夹弦有曲牌体吗--关于二夹弦结构体式的探讨》为题,将文章分为三大部分。首先根据二夹弦已有的两个结构体式提出问题,二夹弦有无曲牌体?随后根据现有的唱腔资料分析研究后得出结论:二夹弦无曲牌体。二夹弦的结构应该是板腔体与主插体两种,以板腔体为主。在最后的反思部分,李德敬认为在板腔体结构腔调中插用俗曲曲牌是山东、河南、安徽及河北地方戏曲中常见的一种形式,但是,不能就此认为有曲牌体,要以这些俗曲曲牌在实际使用中如何与其他腔调相结合为根握。尤其是小戏,需要依据具体情况进行拓展,以推进戏曲音乐研究的深入。

广州理工学院杨叶青副教授以《黄河中上游“曲子戏生态与形态研究》为题。从陕西开始,小曲吸收各地民间民歌、小调、道情曲子、说唱音乐的特点并逐渐丰富起来。后又经过兰州,河西走廊,最后进入新疆,它吸收包容了所经之地的各种因素,最终形成具有新疆特色的曲子音乐模式。可以说,陕西眉户是新疆曲子戏的源,同时在传播过程中,地域的变化也会带来不同的方言版本,陕西话和甘肃话版本的曲子在向西的传播中形成了“老新疆话”版的曲子。曲子在新疆得以丰富发展,现在已经由小曲变为代表着新疆地域文化的“新疆曲子剧”。

济南大学音乐学院讲师张雪骏以《山东八仙戏曲牌研究》为题。首先对八仙戏的类别、音乐体制和内容做了一个简要介绍,随后张雪骏老师在八仙戏的研究现状和创新性方面,从八仙戏曲牌、传统剧目的数量、剧目类别、曲牌套取用法为我们全面介绍了八仙戏。在八仙戏的创新方面,张雪骏提出了一个名为曲牌体戏曲的新概念,并对其中通用曲牌和专用曲牌的异同点进行了分析。总之,八仙戏的12支曲牌,各有所长、各有千秋,同时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体现既对立又统一的原则,为构建八仙戏丰富多彩的唱腔音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山东理工大学音乐学院陈晓宇副教授以《“介入”问题与八仙戏结构的关系探索》为题。他以八仙戏为例,提出个体事件的“经验”介入对整体结构的影响,以八仙戏展现形式的具体结构来找寻传承发展中自身变化的规律,从本真上思考“规律”如何编纂“程序”,个体事件“经验”介入与“八仙戏”结构的关系是否影响到在存在中展现出来的东西。他认为“八仙戏”的传承构成所拥有的结构其实就是原初存在和规则程序认证的“双重”架构,我们可以通过让其结构的规则与呈现的形式进行有效的过渡和稳定的平衡,让“八仙戏”的主体立足于展现的结果之中,将赘余经验纳于规则程序循环之内,形成一个独特规则的构成。

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研究生张新颖以《河北省保定市陶营村高跷会研究》为题。文章从河北省保定市陶营村高跷会的生存背景、艺术特点、存续情况这三方面进行解析。张新颖认为高跷已不只是作为一种娱乐活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符号的象征。陶营村高跷会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下成功案例的缩影,濒临失传的音乐品种可以借鉴相关经验恢复传承,研究者亦可以此为参照对其他民间歌舞品种展开考察,从而为我国民间歌舞音乐理论话语体系的建设共同努力。

中国音乐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李远铮以《黄河中下游秧歌调结构研究》为题。首先,他对黄河中下游地区秧歌分布情况作了介绍,根据地理位置将其分了山东、陕西、山西三个秧歌分布区,并分别列出每个秧歌分布区的特色秧歌;其次对齐鲁与晋陕秧歌调的结构进行分析;最后他提出,以往研究中,秧歌调的音乐特征主要是对北方东部区域秧歌调的总结,对晋陕区域秧歌调总结不全面,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更为深入的田野工作,对待北方秧歌调同源的观点要谨慎。

发言结束后,由王东涛教授对刚才的发言进行集体评议。王东涛肯定了诸位青年学者的发言,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比如曲牌体和主插体的定义问题;腔调随着语言的变异而造成的腔调本身的变异;对于非遗文化传承,最重要的还是把它保护下来保持它原有的风味;对秧歌的研究,怎样处理音乐与舞谱,舞蹈个体之间的关联问题,怎样通过共识性比较它的源头等问题。

论坛下半场由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张斌教授主持,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李月红教授评议。

内蒙古师范大学副院长、教授贺宇以《区域文化背景下内蒙古黄河流域传统音乐的交融共生》为题,分别从内蒙古黄河流域的史地空间、内蒙古黄河流域传统音乐区域分布、内蒙古黄河流域音乐文化的交融共生三大部分详细展开论述。他认为蒙古族音乐与汉族音乐之间一直存在互动关系,并不是单方向的影响和渗透,并且在各文化的融合又产生了新的文化形式。文化交融共生是各民族音乐研究的重要视角,音乐文化交融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汉族与少数民族、传统与当代、历史与当下、本土与外来等;最后,贺宇呼吁学者把音乐与文化认同,族群身份认同关系问题的探讨进一步拓展,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视野来对相关领域进行全观性观照。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法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刘清以《黄河三角洲民歌的地域色彩及成因研究》为题,从《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山东卷》中收录的滨州、东营两地小调43首、号子22首,共计65首民歌为样本,对滨州、东营两地民歌的分布及音乐形态进行探究,得出该地区的民歌呈现出“东少西多”的非均质特点;运用音乐分析及数据统计的办法,着重从调式、结构、旋法、音阶等具体形态分析入手,详细阐述了这一地区民歌的音乐特点,即该区域的民歌符合山东民歌的整体特征,但也有诸多地方体现了差异。

青岛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韦辉以《黄河中下游传统音乐文化中的多声形态研究》为题,提出:黄河中下游地区是汉族主要聚居地,其传统音乐中呈现出典型的多声音织体形态,体现出以横向线条进行为主的多声思维方式。中国音乐思想以多声思维为底色,多声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各民族自为的音乐现象,对多声音乐形态的分析、研究,为实现对传统音乐形式的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提供有效路径,是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研究生荣蕙荞以《何为鲁西南鼓吹乐?——从鲁西南鼓吹乐与黄河下游戏曲文化之关系谈起》为题,她谈到,鲁西南鼓吹乐主要分布在山东的菏泽、济宁一带,同时兼具黄河文化和运河文化。在乐器使用方面,由原先使用的圆笙改为豫剧伴奏使用的方笙、从多种形制的方笙简化为只使用一种利于演奏的方笙,以及唢呐用调的变化等可以看出,伴随着地方戏曲在鲁西南地区走向没落,鲁西南鼓吹乐艺人手中的乐器也越来越简化。最后,荣蕙荞博士回归主题,回答到底何为鲁西南鼓吹乐,即是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戏曲化了的器乐曲种、百姓文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山东师范大学董芳老师以《音乐地理学视角下鲁西南鼓吹乐的传承与变迁》为题,从音乐地理学研究视角,鲁西南鼓吹乐分布的地理特点,鲁西南鼓吹乐的传承与变迁等三个角度论述鲁西南鼓吹乐的传承与变迁等问题,鲁西南鼓吹乐作为黄河下游重要的传统音乐种类之一,在社会的转型、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电子科技的兴起等因素的影响下慢慢发生着变迁。菏泽地区鲁西南鼓吹乐班的经营模式、传承方式、使用乐器等方面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传统是一条河流”,任何一个乐种也是一条河流,需要我们学习传统音乐的每一个人用发展的眼光去进行研究。

山东师范大学马小童老师以《山东劳动号子复调音乐形态研究》为题,从作曲理论的角度关注多声劳动号子的形态结构问题,从对比复调、模仿复调、支声复调以及多种构成因素综合复调结构四个方面分别举例论证,最终总结出号子音乐复调形态与构成规律,虽不是西方传统复调理论的舶来品,但从根本上讲,与西方理论体系和技术原则是基本一致的,这也印证了传统音乐中复调思维与结构形态的民族文化特性,使中国传统复调的存在不再仅停留于认知层面。

发言结束后,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李月红教授对本场的发言做了集体评议。李月红教授指出,本场青年论坛的一些新颖的观点给大家带来了许多新鲜的学术感受。比如音乐文化交融共生的问题;黄河下游地区音乐文化具有开放性、容纳性的特点;中国传统多声音乐存在方式和审美追求;鲁西南鼓吹乐的发展受地方戏曲、黄河改道、经济发展等影响;支声复调印证了传统音乐中复调思维与结构形态的民族文化特性等问题。

最后,张斌教授为整场青年论坛做最后总结陈述,所有参会嘉宾合影留念,至此,黄河下游音乐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学术研讨会系列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热门新闻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2007-2018 音乐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