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美与共,雅俗共赏”——音乐学院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 研究生第七期学术沙龙成功举办

时间:2024-04-30 发布者:严炯
浏览次数:

2024年4月28日,2023级学硕班学术沙龙活动于田家炳教学楼4525举办。本次学术沙龙由张若曦、杨怡凡同学作为主讲人进行分享与交流,2023级学硕班全体研究生参加了此次学术沙龙活动。

张若曦(音乐美学方向)以《<溪山琴况>的演奏美学思想》为题进行了学术汇报,汇报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论音意关系,抓住古琴演奏中的四个关键,论述了弦、指、音、意四者的关系问题;第二部分论“音之精义”,要求“深于气候”,臻于至美,指出“气”是自然万物的生命;第三部分论“意之深微”,要求深于“游神”,得于弦外;最后一部分论“气”为中介,《琴况》认为“气”既与“音”息息相关,又能影响气质、气度,影响“意”的表达,所以“气”是“音”与“意”的中介,养气以适候,养气以静神,才能“以音之精义而应乎意之深微”,才能使演奏臻于至善至美之境。汇报结束后,多位同学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张若曦同学为他们解答疑惑。

杨怡凡(舞蹈教育方向)以《“科目三”舞蹈的审美解析与文化研究》为题进行了学术汇报。“科目三”舞蹈可谓2023年最火爆的社会现象之一,视频标签的播放量高达上百亿。起初,该舞蹈在三、四线以下城市和乡镇的部分青年人中传播,依靠短视频平台模仿者众多,特别是在“海底捞”线下服务出现后得到爆燃,在芭蕾舞等高雅艺术舞台上成为互动的形式,线上线下并轨传播,甚至在海外呈现燎原之势,成为中国符号传播的一个特殊载体。“科目三”看起来是一个流行的“爆款”,但并不是横空出世,而是中国社会城市化变迁的文化缩影和反映,与其有相同起点、特征、审美等一系列的社会现象相关联,伴随其发酵异军突起,收编变形,完成了突破圈层质的转化,走出了一条从“低俗”“通俗”到“雅俗共赏”的变身之路,为中国文化海外传播提供了可能,是当前中国舞蹈“走出去”不可忽视的一个研究对象。汇报结束后,同学们纷纷发表了自己对该舞蹈形式的见解,大家由此展开交流。

学术沙龙活动旨在学术交流与学术观点的碰撞,提升学术热情,创造展示学术魅力的舞台,有效地拓展了同学们的知识储备广度与深度,为学术研究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文稿/摄影:沈宇轩

编辑:靳梦涵

热门新闻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2007-2018 音乐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