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3日,音乐学院第四届音乐教育研究生微课试讲活动在学院会议室举行。本次活动以“立足核心素养,探索教学新境”为主题,刘子溪、吕子涵两位同学分别针对小学与初中音乐课程展开模拟教学,展现其对音乐课堂的深刻思考与创新实践。
刘子溪聚焦小学一年级音乐启蒙,以人民音乐出版社教材中的《拉勾勾》为课题,构建了一堂充满童趣的“无生课堂”。她通过情境化教学设计,将3/4拍节奏训练与儿童生活体验相融合,借助道具演示、律动游戏等环节,生动呈现低学段课堂的互动性与趣味性。其独创的“视听联觉”教学法,将旋律线条可视化,为抽象音乐元素赋予具象表达,体现出对儿童认知规律的精准把握。

吕子涵面向初中八年级学生,以经典民乐《春江花月夜》为切入点,探索传统文化在当代课堂的转化路径。课程以“诗乐共生”为脉络,通过对比不同乐器演绎版本,引导学生感知中国音乐“线性美学”特质。教学中融合诗词吟诵、数字谱例分析等多元手法,将千年古曲的文化意蕴转化为可感可知的教学资源,彰显出对音乐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能力。

两位同学的试讲均展现出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灵活运用:刘子溪通过虚拟学情系统模拟课堂反馈,吕子涵则利用数字音乐平台实现传统乐谱的动态解析。活动现场特别设置“教学逻辑透视”环节,以思维导图形式拆解课程设计中的学术支撑:《拉勾勾》教学中渗透的柯达伊教学法理念,《春江花月夜》鉴赏暗含的音乐人类学视角,凸显了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有机融合。
教学相长,弦歌不辍。当教育理想照进三尺讲台,每一次教学设计的打磨,都是对音乐育人使命的庄严回应。期待这些未来的教育者,继续以匠心守护音乐课堂的温度,以智慧点燃学子心中的艺术星火。
文字:王晨阳
图片:王晨阳
编辑:沈宇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