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上海音乐学院张巍教授应邀来到音乐学院举办学术讲座,指导学科建设。学校研究生院院长、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郑元杰,研究生院副院长王太峰,人才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李华臣,音乐学院领导班子部分成员、学术委员会成员及部分师生参加相关活动。
上午9:30在田家炳楼4111教室,张巍教授以《中国早期民族和声理论的发展》为题开展学术讲座,讲座由音乐学院副院长王桂升教授主持。
张巍教授从中国20世纪早期中国民族化和声理论研究先驱们的学术思想与成果问题的思考出发,提出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民族化和声理论建设中的问题,进而系统深入地阐述了对于赵元任、萧友梅、贺绿汀、王震亚等音乐家在和声的音阶/音列、和弦的结构以及五声调式等方面所进行的讨论与研究,认为这些音乐家的努力对中国民族和声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随后,他指出,回溯这段时期的学术历史,理性思考其中的得失,认真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客观评价其理论的价值与意义,对今后民族和声理论的体系化建设大有裨益。
最后,张巍教授围绕当前和声相关课题研究、中国和声的历史与发展、当代国内外研究现状、中国和声未来发展等话题展开论述,采用幽默、生动的语言,结合文章和谱例,将中国和声发展和未来研究的理念及方法,有效地传递给了全场师生,全场聆听者受益匪浅,不时送上阵阵热烈的掌声!
下午2:30,音乐学院召开学科建设座谈会,张巍教授应邀到会指导,并就学科建设的体系化、艺术学专业博士点的构建及人才培养方案等工作进行研讨。他指出,抓好学科建设,要完善课程体系,构建核心课程,完善培养体系,注意学科走向,根据优势组建团队;规划专业学位授权点,要从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材建设、评价系统四个方面做准备,特别是针对当前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调整合并为艺术学一级学科的新情况,要找准二级学科方向,做好二级学科备案,并对二级学科进行实时调整,学术学位博士和专业学位博士最好能齐头并进。最后,他结合多年兼任党委书记的经验,对如何推进党建与学科建设相融合、如何遵循国家政策完善整个学科建设体系等提出了很多具有启发性、前瞻性的指导意见。
张巍,博士,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教授,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方向博士生导师。曾任上海市元培学校书记、副校长;上海音乐学院附中书记、副校长,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党总支书记、主任。系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一流学科创新团队”首席教授,上海市义务教育阶段教材编制专家艺术学科专家指导组组长,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艺术基金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项目;曾在美国对音乐教育体制和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方面做过深入研究,并作为美国耶鲁大学访问教授在美开展节奏与音高理论、作品分析理论等方面的专题研究;获得美国Towson University校长证书;曾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上海市哲学与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霍英东青年教师奖励基金”“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浦东十大杰出青年”“上海优秀成果(论文)奖”“上海优秀文艺教师奖”“上海市浦江人才”“萧友梅重大贡献奖”“贺绿汀特别贡献奖”等诸多学术、科研及管理奖项与称号。目前主要从事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学科方向的研究与教学。其主要学术著(译)作有《音乐节奏结构的形态与功能——节奏结构力与动力若干问题的研究》、译著(合作)《音乐的节奏结构》等,并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评论等近百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