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公示了国家艺术基金(一般项目)2025年度资助项目名单,经专家评审,国家艺术基金专家委员会复核、理事会审定,我院有3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获批立项,取得了突破性的进步。
国家艺术基金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并列为“国家三大基金”,是我国文化艺术领域层次级别最高的艺术创作项目之一。该基金旨在繁荣艺术创作,打造和推广精品力作,培养艺术人才,推进国际艺术事业健康发展。
合唱《静夜思》 项目负责人:魏凡俭教授
中国古典诗词合唱系列之《静夜思》(为混声合唱而作)是一首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的合唱作品,由音乐学院院长魏凡俭教授发起,旨在通过音乐的力量,传递中国古典诗词的深邃内涵和美学价值。合唱团邀请国内合唱指挥方面的专家孙毅、吴可畏等老师进行了多次指导,对合唱团成员的发音、呼吸、音准和表现力进行了严格的训练。邀请作曲家姜万通教授对作品进行了细致的处理,对作品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整。2023年11月,合唱团在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厅举办了《静夜思》的首场公演,获得了观众和专家的一致好评。
《山东梆子红脸艺术表演人才培训》 项目负责人:张斌教授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家大计。山东梆子是梆子腔沿黄河流域到最东端的代表性剧种。《山东梆子红脸艺术表演人才培训》由音乐学院张斌教授主持,在当下山东梆子表演人才断层问题日益凸显的情况下,大力推动梆子表演人才,龙其是红脸行当表演人才的培养,对于建立健康合理的山东梆子表演人才体系,推动山东梆子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有着极大的现实性意义。对推进黄河文化辐射力、推动当代中国文化自信发展,有巨大的社会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歌曲《盛世鲜花》 项目负责人:夏侯琳娜副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强调,“祖国统一是历史必然,两岸同胞要携手同心,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歌曲《盛世鲜花》由音乐学院夏侯琳娜副教授作曲并担任钢琴演奏,该作品以盛世中华、祖国统一、台湾回归为切入点,以传统和声技法、曲式结构创作为基础,创新引导为理念,展开多方向、多层次、多维度的创作想象,将传统民谣素材融入爱国主义主题歌曲的创作中,使作品具有典型时代特征的同时又不失传统风格特色,为主旋律歌曲创作在当下的创新发展提供成果参考。
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的获批,提升了学院在国内音乐学科领域的影响力,对学院的学科建设和学术声誉有显著提升,对学院教师的科研提升提供了成功经验,对今后高层次科研项目的申报起到了促进作用,有助于推动学院的艺术创作和人才培养工作。通过这些项目,学院可以进一步强化组织引领,将音乐创作与国家艺术基金申报立项工作紧密结合,精心组织项目实施,并在加强立项项目监督指导的同时启动下一年的项目申报工作。这种持续的努力和创新有助于学院在音乐创作和人才培养方面保持领先地位,并推动学院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