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与古琴之结合·重写问题之思考”——音乐学院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 研究生第十二期学术沙龙成功举办

时间:2024-06-18 发布者:严炯
浏览次数:

2024年6月16日,2023级学硕班学术沙龙活动于田家炳教学楼4525举办。本次学术沙龙由魏雅雯、梁轲同学作为主讲人进行分享与交流,2023级学硕班全体研究生参加了此次学术沙龙活动。

魏雅雯(中国音乐史方向)以《基于手势交互的古琴虚拟演奏探析》为题进行了学术汇报。她从古琴基本概况、虚拟演奏技术和古琴虚拟演奏的实现三个方面进行了介绍。首先,她介绍了古琴的乐器结构以及减字谱,古琴由两块雕镂过的木板组合而成,上方面板为弧形松制,下方底板是平面的硬板,面板上长有七根弦,弦下没有音梁从而使得有效弦长增长,琴弦震动时间也就较长,呈现出的琴声也就具有绵长的余音。由于古琴减字谱晦涩难懂,指法符号多达两百余个,因此极大的提高了古琴学习的门槛;其次,她讲解了古琴虚拟演奏技术,将虚拟信息与现实世界相结合,把现实世界中无法体验到的部分信息如视觉、触觉等,通过模拟仿真“加入”到真实世界中,创造出三维动画、声音等其他虚拟的元素,让人类的感官有所感知,与之互动,最终实现增强,来实现古琴的演奏;再次,她介绍了古琴虚拟演奏的实现,第一步是通过混合显示设备展现3D虚拟古琴,第二步是通过体感设备用户可用手势与虚拟古琴进行交互;最后,魏雅雯同学的分享激发了同学们的兴趣,引发了大家的热烈讨论,并就相关问题作出相应解答。

梁轲(中国传统音乐方向)以《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重写论题》为题进行了学术汇报。他从重写必要性之探讨、重写之理论思考和重写践行之期待三个方面进行了介绍。首先,他介绍了重写的必要性,“重写”潮流显示出某种独特的气质,这主要表现在一种激烈的论辩上。最初,这种论辩性集中在“还历史本来面目”等呼吁中,后来发展为对音乐史学科本身发展内在要求的关注上。尽管意见不同,但大家的目的却殊途同归,那就是“重写音乐史”已经成为一种必然,势在必行;其次,他提出了重写之理论思考,可以从三个方面去思考:从整合史学观的角度,去思考“重写音乐史”问题、从检视历史观的角度出发,思考“重写音乐史”问题和从方法论的角度思考“重写音乐史”;再次,他讲解了重写践行之期待,并进行了总结。新史料、新史实的发现与证实,不仅为“重写音乐史”夯实了基础,而且使得“重写音乐史”获得了最有力的证据,成为在弦之箭,蓄势待发。但是,要真正写出科学的音乐史,必须首先解决好史料的选择和运用问题,必须做到准确客观,实事求是,不带有丝毫的主观臆断和妄自揣想。最后,他就同学们提出的相关问题做出了解答。

学术沙龙活动旨在学术交流与学术观点的碰撞,提升学术热情,创造展示学术魅力的舞台,有效地拓展了同学们的知识储备广度与深度,为学术研究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文稿/摄影:杨之乐

编辑:侯佳彤

热门新闻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2007-2018 音乐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