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廉洁意识、服务意识、奉献意识,推动文艺创作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4月18日至19日,音乐学院组织党员师生及歌剧《沂蒙山》剧组团队赴临沂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主题党日暨采风活动。
18日上午,师生们抵达临沂莒南县,走进渊子崖村。渊子崖作为“中华抗日第一村”,承载着沂蒙人民不畏强敌、浴血奋战的壮烈历史。在庄严的氛围中,师生们向烈士敬献花篮,默哀致敬,深切缅怀革命先烈。随后,大家认真聆听了渊子崖保卫战的英勇事迹,那些用土枪、大刀与日寇殊死搏斗的场景,让在场每一个人深刻感受到沂蒙人民的家国情怀与抗争精神。
下午,在山东省政府和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的参观中,一件件珍贵的历史文物、一幅幅生动的历史图片、一段段真实的历史讲解,将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徐徐展开。师生们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深入了解了115师在沂蒙山区的战斗历程与辉煌成就,深刻体会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在艰苦环境中坚守信仰、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期间,组织了与当地群众的座谈,更加深入的了解到当地一些感人事迹,为正在排练的《沂蒙山》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素材。
19日上午,师生们先后走进费县抗大一分校旧址和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馆。在抗大一分校旧址,师生们了解到抗大精神在沂蒙山区的传承与发展,感受了革命先辈们在战火纷飞的艰苦环境中坚持教育、培养人才的执着与担当。在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馆,通过观看历史影像、聆听讲解,回顾了那场惨烈的战斗,师生们被革命先烈在生死考验面前英勇无畏、舍生忘死的精神所震撼,再次向革命烈士敬献花篮,表达崇高敬意。
下午,师生们抵达沂蒙红嫂纪念馆,聆听了“沂蒙红嫂”明德英用乳汁救伤员、“沂蒙母亲”王换于创办战时托儿所等感人事迹,深刻体悟了沂蒙人民爱党爱军、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一段段真实感人的故事让在场师生潸然泪下。情到深处,《沂蒙山》剧组师生纷纷换上服装,演绎历史场景,以红歌唱响沂蒙红嫂纪念馆。
通过沂蒙红色基地的实地探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场景让师生们深刻领悟到“人民至上”的深刻内涵,体会到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生死相依的鱼水深情,大家纷纷表示要将这份精神力量转化为学习和工作的动力,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
此次活动以沂蒙革命老区为课堂,将学习教育与艺术实践深度融合,是学院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创新实践,也是推动党建工作与艺术创作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是一次集“党建+思政+美育+采风”于一体的教育实践活动。通过沉浸式的红色教育,师生们在思想上得到淬炼,汲取了精神力量,进一步增强了党性修养,坚定了理想信念。对于歌剧《沂蒙山》剧组而言,为作品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素材与情感共鸣点,为歌剧的进一步打磨与提升明确了方向,使艺术作品更具感染力与生命力。未来,音乐学院将持续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指引,创新教育方式,创作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艺术作品,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专业素养的优秀艺术人才,为弘扬革命文化,赋能文化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