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创新推进思政教育与艺术实践深度融合,2月27日下午,音乐学院邀请原山东省文旅厅厅长、大型民族歌剧《沂蒙山》艺术总监、78级校友张桂林教授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党课”——大型民族歌剧《沂蒙山》剧本解析会。音乐学院党音乐学院领导班子带领学院全体党员及声乐系师生参加讲座,聆听歌剧《沂蒙山》创作背后的故事,解码沂蒙精神,共同探寻红色经典的艺术魅力与时代价值。
张桂林从创作背景、人物塑造、戏剧冲突、音乐与文学融合等多维度展开深度解析。在谈到剧本创作时,他介绍了《沂蒙山》的由来及主创团队在临沂采风中寻找人物与故事的心路历程,深入解读了剧中主要人物关系,通过剧情冲突和情感纠葛,生动刻画了山东人果敢勇毅、一诺千金的性格特质。他讲到,剧中人物如辛锐、陈若克等革命先烈的真实事迹经艺术加工融入歌剧,深刻诠释了“信仰”二字,中国共产党人与百姓并肩作战,生死与共,每一寸土地都浸透着他们的血水与汗水,彰显了血肉深情。他特别强调,《沂蒙山》的成功在于将宏大叙事与人性光辉相结合,剧中的人物既有英雄气概,也有普通人的脆弱与坚韧,这种真实感让红色主题跨越时空,引发观众的共鸣。现场还通过视频片段展演了《沂蒙山》经典唱段,张教授同步解析音乐与剧本的互动逻辑,让师生直观感受到旋律推动剧情、唱词深化情感的艺术魅力。
本次讲座深化了师生对民族歌剧《沂蒙山》的理解,为学院推动红色经典研究与艺术实践融合指明了方向。魏凡俭院长表示,希望通过《沂蒙山》的排演与研究,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让师生在艺术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未来,音乐学院将继续以音乐为媒,加强艺术与思政的深度融合,以美育人,培根铸魂,培养更多德艺双馨的音乐人才,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注入蓬勃动力。
据悉,歌剧《沂蒙山》由黄定山执导,王晓岭、李文绪编剧,王丽达、王传亮、杨小勇、张卓、金郑建主演。自2018年12月首演以来,已经在国内外演出300场,该剧获得了“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大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重要奖项。